抱團發展破解水稻產業致富“密碼”

2023-10-12 17:25 來源:三峽日報  編輯:肖雯瑤  審核:肖雨琴

微風吹過,稻浪起伏,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腰。在興山縣峽口鎮琚坪村里,一臺臺收割機分別在550多畝稻田里來回穿梭,300多戶村民在地里忙前忙后,一幅豐收的繁忙景象。

“實驗田成效不錯,谷子飽滿圓潤,大米的品質肯定好!”琚坪村黨支部書記劉兵看著收割后的谷子,按捺不住嘴角的笑容。

劉兵所說的實驗田是村里的綠色有機稻田。“我們只用有機肥,而且只用太陽能風吸殺蟲燈、粘蟲板等物理殺蟲武器。”峽口鎮農技中心主任陳永江談起綠色無公害水稻技術滔滔不絕。由于不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化學合成物,加工后的稻米油亮有光澤,透著清淡獨特的米香。

“稻谷都還沒收完呢,這批大米就已經被預定了,一斤能賣到10多元,比普通大米售價高了一倍多,這一項能給我們村里帶來10多萬元的收入!”稻米種植負責人張先茂說。

然而在幾年前,劉兵還在為稻米的出路發愁。“咱們這高山種的冷水米比外面賣的口感好得多。在古代,咱們這的米都是貢米,但就是打不出市場和名氣。”在鎮、村兩級多次考察后,農戶零散種植、混價零售導致大米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成為大家商議的焦點。

找到病根,對癥下藥。劉兵與村干部召開了多場屋場院子會,號召大家擰成一股繩,并引回了返鄉人才張先茂,村企合作成立了琚晟種養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對村民的稻米統一收購、定價。村里還解鎖“綠色有機”這個市場上火熱的致富密碼,將大米進行分級銷售。米的品質和售價逐年提升,“琚坪貢米”的品牌越做越響。

“大家的干勁越來越足,一年里最期待豐收的時候了,我家今年產2萬斤大米沒有問題。”種了近50畝稻米的大戶楊飛笑道,

隨著稻米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成畦成片的稻田像一幅油畫,成為峽口鎮打造文旅康養精品旅游路線上的一道亮麗風景,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參觀打卡。趁著不斷旺盛的人氣,村里還舉辦了插秧節、豐收節等各類文旅活動,大家在一起進行割水稻、扭玉米友誼賽,聽國家級興山民歌薅草鑼鼓傳承人彭泗德歌唱豐收的喜悅,進一步展示出新時代農村文明新風尚。

“接下來,我們將充分利用農田資源,設計開發農耕體驗活動項目,打造生態觀光種植基地,推動農業種植向現代生態休閑觀光農業轉型升級,促進峽口經濟綠色高效增長。”峽口鎮黨委書記向淼表示。(三峽日報通訊員 黃皓)

熱點專題
欧美日韩精品视频2区_天天干天天干A片_五月天在线现代激情_亚洲人成网站第一网站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