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來宜旅游的王先生在中南路一餐館吃中餐時,被飯菜中透明異物磕裂了牙齒,伍家崗市場監管局寶塔河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接到投訴趕到現場處置,讓店家帶王先生就醫,并約定第二天組織調解。經過幾輪調解,由餐館給予王先生9288元和解金。這是伍家崗市場監管局寶塔河市場監管所黨支部打造“陽光維權”黨建品牌的一個縮影。
寶塔河市場監管所以“便民”為宗旨,提高消費糾紛處置效率。將轄區16個社區劃分成3個管轄區域,由3名老黨員負責消費維權工作,3名年輕人分別學習輔助,支委會委員各掛點一個片區,形成了“3+3+3”的工作責任制。以“為民”為依托,加強消費糾紛調解。設立陽光維權崗,充分聽取投訴者和被投訴者雙方申訴和意見,加強與轄區派出所、街辦社區等單位的溝通協調,形成調處合力。以“利民”為向導,推進監管關口前移。利用行政約談加強事前規范和監管,根據不同時段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適時召開對相關企業的行政約談會。以“惠民”為向導,力促消費維權不出門店。在商業集中區和重點商戶設立陽光維權聯絡站、陽光維權點。截至目前,“陽光維權”共受理投訴舉報2185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0余萬元。(三峽日報通訊員 田力)